物料搬运设备制造商 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提高2倍作业效率,节省70%人力成本

免费咨询热线:400-0607-982

《中国制造2025》文件(全文)(一)

2018-12-26

原标题: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5年5月8日
(本文有删减)
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
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
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
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
机发生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
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变大,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
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
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
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二、战略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基本方针是: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
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
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
、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
、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
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
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制造业发展全国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
布局,明确创新发展方向,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若干重大工程,实现率先突破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
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三)战略目标。
       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大幅提
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全面实现工业化。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
前列。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88 0.95 1.26 1.68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1(件) 0.36 0.44 0.70 1.10
质量效益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2 83.1 83.5 84.5 85.5
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 -- -- 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 ---

 --

7.5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

6.5左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
两化融合 宽带普及率3(%) 37 50 70 82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4(%) 52 58 72 8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 27 33 50 64
绿色发展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 -- -- 比2015年下降18% 比2015年下降34%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 -- -- 比2015年下降22% 比2015年下降40%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 -- -- 比2015年下降23% 比2015年下降4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2 65 73 79

1、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
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宽带普及率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代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家
庭户数。
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
业总数量(相关数据来源于3万家样本企业,下同)。
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欢迎咨询!让物料搬运轻松高效

工作时间:8:00-18:00

免费电话:400-0607-982

邮箱:sales@whzhongming.com

QQ在线交流:


小手抖一抖,搬运解决方案全到手